当前位置:不稀罕>历史军事>大秦:我的祖父是秦始皇> 第二百四十九章 惊吓的御史中丞韦阜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四十九章 惊吓的御史中丞韦阜(1 / 2)

酒足饭饱,嬴政倚靠着座椅的后背,面带笑容地打量着身上的衣裳。

“秦小子啊,你这衣裳可是真暖和啊,才这么片刻时辰,我就觉得身上暖意充沛,甚至还有些许燥热之感啊!”

此时此刻,嬴政的内心无比激动,往后若是将这等神奇的制衣之法推广出去,天下百姓必然都能因此而受益!

倘若推广得顺理成章,说不定将来的大秦子民,将再无任何一人尝挨冷受冻之苦了!

心情渐渐平稳下来,嬴政语重心长地问道:“秦小子,这种你所改良的新式衣裳,其方法容易推行吧?”

“那是当然,赵老伯您就放心吧,我作坊里的不少人都已经掌握了,我再亲自点拨点拨,过不了多久,将这种新式制衣之法推广到整个咸阳是绝对没有问题的!”

“好哇!”嬴政忍不住地拍手称赞。

忽而,嬴政又想起了刚才秦风提及到的禽羽填充衣物用以御寒,急忙问询道:“哎,秦小子,方才你所言的禽羽填充衣物,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,可还有其他的法子?”

秦风不假思索,道:“赵老伯,其实我改良制衣也好,以后养殖家禽用来收集羽毛填充衣物来制作羽绒服也好,为的都是御寒效果嘛,还有一种较为妥当的御寒之法,就是用棉花填充。”

“棉花?何为棉花?”嬴政眉头一皱。

秦风见状,立马反应了过来,现在的大秦世界还没有棉花的出现。

根据秦风脑海中系统的历史史料提示,棉花是宋元时从印度传种而到关陕闽广的,是因为闽广通海舶、关陕通西域的缘故。

“额,棉花是一种农作物,采摘后如绒絮,御寒效果绝佳!”秦风只得道。

“秦小子你此言当真?那这棉花在何处能种植?”嬴政急忙追问。

秦风思虑了一下。

这个时候的印度,还正是孔雀王朝统治时期。

“赵老伯,咱们大秦现在还没有棉花这种农作物。”秦风耸耸肩。

“大秦没有?那何处有?若真能利民,跋山涉水也要取来!”嬴政显得有些激动。

秦风笑道:“在我大秦的西南夷再往西,有一孔雀王国,棉花就产自那里。”

孔雀王国?

西南夷再往西的地方……嬴政对于秦风所说的这个概念有些不明所以。

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秦国就领先其他列国,绳墨等工具就已经出现,但是秦国也只能测量一部分地域,以作为辖域地图,对于中原等地区,秦国也一直是以九州为准绳。

此刻嬴政听秦风说那西南夷以西还有一国度,顿时觉得疑惑不已。

“秦小子,你此话可有真凭实据?莫不是你信口雌黄吧?”嬴政有些半信半疑。

秦风却道:“赵老伯,典籍曾记,凡四海之内,东西二万八千里,南北二万六千里,我大秦疆域可没有如此之广袤吧?有其他国度也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嘛。”

嬴政颔了颔首,道:“那倒也是,不过,秦小子你刚才说那孔雀王国位于西南夷以西,若要派军征伐,也是一桩兴师动众之业啊。”

率军前往比大秦西南夷还要西的未知国度,无异于开疆拓土那般困难。

“事关重大,此事还要从长计议,先暂且搁置吧。”嬴政眼神深邃,默默地说完,便独自朝庭院中走去。

秦风看着嬴政心事重重的模样,顿时嘴角浅笑,道:“唉,赵老伯,您也不用着急嘛,这开疆拓土之事的确不能儿戏,过些时日我先好好研制羽绒服就是了。”

……

翌日一早。

嬴政从秦风的九峻山庄园出来,便轻手轻脚地合上了轩门。

郎中令蒙毅早早地等候在庄园门前,恭敬地小声说道:“陛下,要不要微臣告知子……告知六师将军?”

“不必了,蒙卿咱们快些走,莫要吵醒了秦小子,让他再多睡会。”

嬴政一边摆了摆手朝蒙毅阻止着,一边收拢着肩膀上的行囊。

“微臣遵旨。”

蒙毅见状,立马懂事地将行囊接了过去。

嬴政笑道:“蒙卿你可得好生看护好,这行囊里装着的可是秦小子专程给朕准备的衣裳,珍贵无比啊!”

蒙毅当即不敢懈怠,一路上一直奉若珍宝地看护着。

一到了章台宫中,嬴政立马命人召来了御史中丞韦阜,沉声吩咐道:“韦卿啊,对于关东六国那些地主豪绅们迁移的事,朕已经筹划好了对策,用朕批示的法子去办吧。”

说着,嬴政挥了挥手,身旁的中车府令赵高立马将一卷简牍朝韦阜送了过去。

韦阜闻声顿时一愣,颤颤巍巍地问道:“微臣无能,斗胆问陛下,关东的地主豪绅们,出,出了何事啊?”

韦阜身为御史中丞,身居要职,生怕嬴政会因此而处置自己失职之罪,但是又不敢稀里糊涂地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