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不稀罕>历史军事>大秦:我的祖父是秦始皇> 第二百五十五章 兴,百姓苦!亡,百姓苦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五十五章 兴,百姓苦!亡,百姓苦(1 / 2)

咸阳城郭郊野。

此时此刻,嬴政听着秦风的话语,心中顿时升腾起一阵不忍之情。

扁嘴无奈地摇了摇头,嬴政沉声朝秦风说道:“秦小子啊,我三言两语也说不明白,不如,你去问问他们,如何?”

嬴政摊手朝不远处的那些民众们指了指。

秦风不明所以,当即快步赶了上去,很有礼数地拦住一位老伯,关切问道:“这位老伯啊,我想问您,您是从何处来啊?”

那老伯衣衫褴褛,佝偻着身躯,仿佛整个人都有气无力似的。

费劲地喘着粗气,老伯满脸苦相朝秦风一望,颤颤巍巍地说道:“这位郎君啊,老朽是从关东来的,来逃难的啊……”

“逃难?”秦风眉头一皱,急忙追问道:“可是老伯,关东哪里有灾情啊?先前的蝗灾不是早就解决了么?”

那老伯哑然一笑,干涸的嘴唇艰难地闭合着两下,道:“郎君你说的是胶东郡的蝗灾是吧?那先前的灾害的确是解决了,咱们皇帝陛下英明啊!”

“可是……”老伯话锋一转,继而无奈地说道:“老朽此番前来逃难,却是逃的非此难啊,朝廷下令抽调关东之地的乡绅豪杰们迁移至关中来,我等正是因此一节,才不得不背井离乡,寻一门活路啊!”

秦风闻声顿时一头雾水,双手握住那老伯,急切道:“为何啊?乡绅豪杰们抽调前来迁移,老伯您为何要逃难啊,您继续过您的日子啊!”

那老伯撇撇嘴,仿佛叹息着道:“郎君你太天真了,哪有你说得这般容易啊!听说到了俺们这次迁移,已经是今年的第三次了,农田早就荒废了,没有吃喝拿什么活命啊?”

秦风听得有些急了,忙道:“那老伯你们就好好耕作啊,若是风调雨顺自然能有好收成啊!为何会没有活路呢?”

老伯苦笑一声,无奈地说道:“郎君啊,你到底是年纪小,哪里懂得俺们的苦楚啊!背井离乡,辛苦劳作,俺们过得苦啊!”

秦风听着那老伯不断地诉苦之言,心中逐渐思忖了起来。

是啊,秦朝时的移民往往都是大规模的,高频次的,的的确确会造成大秦江山社稷的原生秩序动摇啊!

而且每一次迁移百姓,都会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所迟滞,甚至对社会资源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。

人人都奔波在迁移的路上,谁去耕田纺织?小农经济为主的当今世界,没有了这些就如同没有了依存的屏障啊!

没有收成,来年的稻种都没有着落,也定然是颗粒无收,不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了么?

秦风想到这里,心中陡然猛地一揪,不免对这些逃难般的民众感到愧疚起来。

自己先前光想着将关东之地的乡绅豪杰迁移过来一些,如此便能慢慢发展迁移之地的经济,从而带来崭新的生机活力,带动全局的繁荣……

事实证明,自己想错了,如此雄伟的工程势必劳民伤财,而剥夺了百姓们耕作安居的权利,又岂能不让百姓们怨声载道呢?

正当秦风内心感慨不已时。

耳边传来着嬴政沉声的问话。

“秦小子,怎么样?你听明白了么?”

嬴政的语调低沉着,仿佛心情也低落到了极点。

秦风扁扁嘴,喃喃道:“我,我好像明白了……”

秦风说着又瞥眼看了看眼前穷困潦倒的老伯,愧疚之情溢于言表,忽而,秦风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,急忙问道:“可是,这位老伯啊,朝廷只是选定一批乡绅地主们迁移而来啊,你们为何……”

那老伯不等秦风说完,立马苦笑着打断道:“这位郎君啊,你还是不明白俺们的难处啊!农田都荒废了,颗粒无收,朝廷对迁移之人又发给稻种农具,俺们为了活命,不跟着乡绅豪杰们前来迁移,还有别的出路吗?”

正当那老伯话音刚落,一旁悉悉率率地窜来几位同样年迈的老者,老者们拄着歪斜的树枝拐棍,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老哥哥,咋样啊?咸阳有活路没?”

那老伯无奈地耸耸肩,道:“啥活路不活路的,到这不还是要受人家乡绅的摆布?走一步算一步吧!”

秦风听到此刻,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,愤恨道:“混账!岂有此理!迁移到关中之地居然还要这般压迫黔首百姓!”

众人听见秦风义愤填膺的话语,忽地一惊,但是这种惊叹的表情骤然消逝了下去。

几位老者朝着秦风和嬴政点点头,示意离去。

那老者也告道:“郎君你真是好心人,但是俺们命贱,不值得郎君你这样,俺们还要赶路,先走一步了。”

说罢,那几位老者便相伴而去。

秦风远远地望着,熙熙攘攘的人潮之中,那些处于其间的乡绅豪杰们,他们的车驾和步辇显得尤为显眼……

不多时,一旁的嬴政看出了秦风心情的失落,便拍了拍秦风的肩膀,关切问道:“怎么了?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